你是大唐皇帝亲自任命的外交官,本该在异国他乡享受荣誉与尊贵的待遇。然而,命运却将你带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境地——你被囚禁在敌国的牢笼中,身边还有三十多位随行的同袍,身陷困境,前景渺茫。
这并非你第一次出使天竺,四年前你曾以副使身份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,那时你还亲眼见过天竺国王的风采。你原本以为,这次出使将和以往一样顺利,平安无事。然而,迎接你的却是突如其来的灾难,命运似乎早已为你铺设了新的试炼。
你率领着三十多人的使团,朝天竺王城进发。在路上,你遇见了一支军队,军中的将军你曾见过,正是天竺国王的心腹重臣。你微笑着问道:“我们是大唐使团,正准备前往见戒日王,贵军是来迎接的吗?”
将军点头示意,并命令手下的人帮忙提行李。使团中携带的大部分物品是各国进献给大唐的珍宝,你出于礼貌婉拒了他们的帮助。谁料,突然将军的脸色一变,迅速拔出佩刀,架在了你的脖颈上。与此同时,士兵们纷纷亮出武器,将整个使团迅速控制住。
展开剩余79%你怒目而视,质问道:“这是何意?你们这是要破坏大唐与天竺之间的友谊吗?我要见戒日王!”将军冷冷地一笑:“见戒日王?你很快就能见到他。”他挥手命令,“带走!”
被囚禁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,你心中百思不得其解。戒日王为何下此命令?难道他真打算与大唐开战?副使满脸忧虑地说道:“恐怕天竺国内发生了变故。”接下来的几天,令你更加迷茫的是,整个使团并未遭遇审讯,相反,大家被迫从事重体力劳动,宛如奴隶般工作。
某个夜晚,昏暗的牢房里,疲惫至极的你辗转反侧,思索着如何逃脱。就在这时,牢门发出一声轻响,狱卒的脚步声逐渐接近,一名身着黑袍的男子悄然走进。你定睛一看,认出他是戒日王的亲王之一。他压低声音,低语道:“不要出声,跟我走。”
他拿出了两套黑袍,示意狱卒帮你和副使换上。几人悄无声息地离开牢房,狱卒则从另一处死囚牢中拖来了两名囚犯,将他们扔进了空牢房。你和副使低头跟随黑袍人,穿过一道道关卡,终于在黑袍人的帮助下,成功脱离困境。
黑袍人解释了这几日的乱局。原来,戒日王突然去世,且无子嗣继承王位,天竺朝廷因此陷入了权力的争斗。阿罗那顺,一位心怀野望的权臣趁机篡位。继位后的阿罗那顺大肆清洗戒日王时期的亲信,将所有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而劫掠使团的阴谋,正是他指使的一个计划。
这名黑袍人正是戒日王的亲族,因不甘心王位被外人篡夺,他冒着生命危险将你救出。他深知大唐的强大,确信若能得到大唐的支持,阿罗那顺的叛乱定将很快瓦解。他恭敬地向你抱拳作揖,“拜托了,王大人!”
你和副使骑上马,日夜兼程,急速赶回大唐。临近边境时,你终于长舒一口气:“终于回来了。”
副使问道:“接下来该如何是好?是否向朝廷上奏此事?”
你思索片刻,答道:“远水解不了近渴。消息传到朝廷,陛下作出决策时,恐怕天竺已彻底落入阿罗那顺手中。敢犯我大唐天威者,虽远必诛。我们手头兵力不足,必须借兵。此地离吐蕃不远,文成公主刚嫁过去,我相信吐蕃必会鼎力相助。”
很快,你和副使赶到了吐蕃。松赞干布得知你的遭遇后,立即答应派遣1200名精兵,泥婆罗也派出了7000名士兵。你带着这支8200人的联军浩浩荡荡,重新出发,向天竺进发,誓要为大唐恢复尊严。
阿罗那顺对你迅速带回联军的反应感到吃惊。然而,当他看到这支旗帜不一、服饰各异的军队时,他并未感到太大威胁,认为这些“杂牌军”不足为惧。然而,阿罗那顺显然低估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。在你的指挥下,军队如猛虎下山,所向披靡。短短三天内,便攻占了天竺的茶镈城和罗城。你斩首三千,溺敌一万,彻底打击了阿罗那顺的士气,令其弃城而逃。
尽管阿罗那顺竭力收拢残兵,企图反击,但你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。一鼓作气,你发动总攻,迅速俘虏了千余名敌军,最终擒获了阿罗那顺。随着阿罗那顺及其妻子的投降,他的支持者也纷纷倒戈。仅仅几日,五百八十座城邑纷纷投降。
东天竺的国王赶来示好,送上三万头牛马,弓箭、刀剑、珠宝等珍贵物品,其他小国也纷纷向大唐进贡。此时,你终于明白霍去病的豪情,封狼居胥,凯旋而归。然而,遗憾的是,唐太宗对于天竺的战略价值并未给予足够重视,尽管你立下赫赫战功,却未能在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当你被押解回京,最终只被任命为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。
壮志未酬,旌旗飞扬,国风远扬,锐骑横扫胡尘。
发布于:天津市